2018-06-07
看上海建工房产“南昌模式”如何扬帆远航
南昌,一座被唐代诗人王勃誉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历史文化名城,也因“八一南昌起义”而成为名副其实的英雄之城。2013年7月,上海建工房产南昌区域公司正式组建,并以新揭牌的上海建工集团江西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为运营载体,拉开了上海建工房产扎根南昌市场、拓展中原区域的序幕。 五载耕耘,从默默无闻到成为南昌城市建设的主力军,这五年,是南昌区域公司奋发向上的五年,也是风雨同舟的五年,更是硕果累累的五年:从接手BT项目,到中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再到竞得两幅地块并打造“海玥名邸”“海玥珑府”……“南昌模式”孕育而生,不仅创造了多个“第一”,同时为推进上海建工“全国化布局、全产业链联动、全生命周期建设”的“三全战略”提供了有益探索,也为上海建工房产转型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主动出击 用实力占据一席之地 南昌,距离上海762公里,这里是上海建工房产“十三五”重点布局发展的区域,也是公司辐射中原市场的“根据地”。随着2013年4月8日上海建工集团与南昌市人民政府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同年7月,南昌区域公司也正式进驻赣江之滨,誓在这片红土地上“生根发芽”。 然而,与苏州、南京、徐州这三家“先有项目落地再筹划组建”的沪外区域公司不同,南昌区域公司组建后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找项目投资开发。都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但在市场拓展过程中,南昌区域公司总经理陈明等5位最早由沪入赣的同事却发现,外界客观因素纷繁复杂,要在这片红土地上扎根,困难与机遇并存。“克服不利客观因素的影响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南昌区域公司有信心也有决心用实力为‘建工’在南昌正名。”陈明介绍道。 初来乍到,除了要寻找合适的项目投资,区域公司的同事们还要克服饮食、文化、生活习惯等差异带来的“水土不服”,寻找合适的办公地点、安排员工宿舍等。“来到南昌,放弃对家庭和亲人的照顾难免有点不舍,尤其是几个年轻人,但为了建工能在南昌占据一席之地,舍小家为大家,真的不容易。”回忆起区域公司组建之初的点滴往事,陈明言语哽咽。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7月,南昌区域公司联手上海建工二建集团在南昌投资和施工的第一个项目——青山湖西岸10.09万平方米的还建房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约2.67亿元。这是南昌市区第一个采用BT模式建设的还建房项目。 根据合同要求,该项目20个月要交付,工期非常紧,但南昌区域公司上下凝心聚力,在上海建工房产的全力支持和集团兄弟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最终高质量地提前一个月竣工交房,成为南昌当年同批次中唯一实现交付的安置房项目,赢得了南昌市政府和当地百姓的高度赞誉,也为上海建工房产在南昌市场迎来了开门红。 产业联动 让“建工”与南昌共荣 青山湖西岸还建房项目初战告捷,南昌市场对于“上海建工”有了全新的认知,南昌区域公司的拓展脚步也在不断向前,连续中得两个BT项目:2014年12月,南昌区域公司联手二建集团中标九龙湖综合整治工程,合同金额2.25亿元,后续又签署了新增样板段合同0.45亿元和自排出水闸合同0.15亿元,合同总计2.85亿元。2015年8月,南昌区域公司又联手二建集团中标承建了青山湖西岸新湖滨西路工程,总投资约1.45亿元。 步入“十三五”,南昌区域公司更是通过投资、设计、建设“一体化”,充分发挥投资引领作用,打出产业联动“组合拳”,发挥“产业集群”的叠加和拉动效应。2016年5月,南昌区域公司联手二建集团、市政设计院中标南昌市东湖区青山湖西岸二期安置房工程(七里村地块),这是一个集投资、勘察、设计、施工于一体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也是南昌市第一个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无论对南昌市政府还是南昌区域公司,都没有标准可循,没有模板可塑。怎么办?经过反复摸索、反复沟通,最终,经过南昌市多部门重重审核,南昌首个政府购买服务合同标准化模板终于通过南昌区域公司管理团队得以制定和完善。该工程总投资约17.8亿元,总建筑面积约58万平方米。这是目前上海建工在南昌承接的最大体量住宅群,而对于南昌区域公司而言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从单兵出击到集团军作战,从10万平方米到58万平方米,从互不知底到彼此信任……由区域公司牵头,通过投资引领,带动兄弟单位联动,打开市场空间的“南昌模式”逐渐成为上海建工房产乃至上海建工在南昌市场立足的法宝,也为上海建工房产在赣江两岸开展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多形式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2016年7月8日,通过网上公开拍卖,上海建工房产以总价3.89亿元摘得南昌市湾里区招贤镇商品房开发地块,打造“海玥名邸”项目。2017年2月,又以总价7.6亿元成功竞得南昌市新建区商品房开发地块,打造“海玥珑府”项目。截至目前,建工房产在南昌的土地投资达到11.5亿元,标志着南昌区域公司已经完成了在南昌的第一阶段任务,也初步实现了从单纯投资建设向投资、建设、房地产开发全生命周期综合运营商的大跨度转变。 如今,海玥名邸开盘在即,作为上海建工房产携海玥系首次进军南昌的匠心之作,自然备受关注。据南昌区域公司副总经理刘金海和总经理助理沈毅介绍,海玥名邸不仅每个户型都拥有270度景致飘窗,还设计有阳光地下车库,实现了100%人车分流;同时精心打造内外双园景,项目东侧浪漫彩虹湾全长340米,规划面积16000平方米;小区内部近25000平方米园林,配备近430平方米户外景观泳池和750米夜光环形跑道;背靠梅岭4A级国家风景区也是该项目得天独厚的优势。海玥名邸将致力于打造低容积率、低密度、高绿化、高居住舒适度的绿色生态人居环境。 “两个海玥项目的落地是我们区域公司五年来深耕南昌结出的硕果,一路走来,‘南昌模式’凝聚着大家的艰辛付出和智慧心血,它打破了房企单一化的传统拿地投资开发模式,转而以投资经营为纽带,发挥产业联动集群效应,让投资开发多元化,为公司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陈明告诉记者,“南昌模式”的成功离不开集团、公司和兄弟单位的鼎力支持,“有蛋糕大家分,但亲兄弟明算账,这其中沟通很重要”。在他看来,南昌区域公司的作用不仅是“以资本经营带动生产经营,以投资行为引领设计咨询和建筑施工经营”,同时还是一个“信息共享的平台”。区域公司定期召集在南昌的兄弟单位负责人召开工作例会,进行平台式的沟通,各个公司之间不扎“篱笆”,信息全透明。 不断探索 为“南昌模式”注入更丰富内涵 从投资建设BT项目到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再到拿地开发房产项目,南昌区域公司以主动出击的意识、投资引领的特色、产业联动的机制去实现南昌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数据显示,南昌区域公司成立以来,在南昌市场的累计投资额达20余亿元,却已带来了上海建工南昌市场近200亿元的项目合同,体现了其资本的“杠杆”作用。正如上海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征之前在南昌召开集团中原区域工作座谈会时所言,南昌区域公司“花钱不多、作用蛮大”。 与此同时,“南昌模式”也带来不少启示:比如从托管经营到属地经营,成立属地法人公司可以更好地融入当地市场,更多地获得当地政府和市场的认可;还比如要实现从经营项目到服务城市的转变。服务城市不仅是地域布局的过程,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企业文化、高新技术等核心竞争优势持续输出的过程,更是全体员工对“全国化”的战略认知、情感认同的过程。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变化的政策调整,“南昌模式”的优势如何延续?今后能否复制到其他区域的投资开发中去? 对于如何丰富“南昌模式”的内涵,上海建工房产在总结“南昌模式”时提出,要不断完善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利用集团各种优势资源,形成拓展市场的资源合力。要进一步加强产业联动的深度研究。推动产业联动朝投资拿地、产品研发、项目开发、交付使用、客户服务等全生命周期方向深化,提高集团产业集成的效能。 为推动“南昌模式”成为可复制、可持续的宝贵经验,陈明表示,未来,南昌区域公司将在集团的引领下,在房产公司的指导下继续探索融资模式,解决资金问题;不断强化依法合规操作意识,强化风险管控,增强精细化管理能级,实现工作的提质增效。同时,改进人力资源配置,重视人才培养,为想干事的人营造干事舞台,提供成长机会。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在南昌这片热土上,上海建工房产“南昌模式”已埋下了希望的种子。未来,在上海建工集团“全国化发展、全产业链协同联动、打造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战略的引领下,南昌区域公司必将不辱使命,扛起开拓中原市场的大旗,为建工扬名,为房产添彩。 本报记者 徐耀萍 何佳玺 通讯员 吴鹏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