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2
生命因志愿而精彩 记浦东机场第八轮转运志愿者领队、建工东岸综合管理部经理张云岚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带给我们的是伤痛和教训。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中,一批青年志愿者以极大的勇气汇聚成强大的青春正能量,扬起了“奉献与担当”的志愿旗帜。 张云岚——上海建工房产事业一部建工东岸综合管理部经理,作为上海浦东机场第八轮转运志愿者领队,带领东岸集团其他4位同志一起参与了志愿者行动。他们的人生,也因为这段抗疫历程而更加精彩和难忘。 张云岚(左二)带领转运志愿者小分队在驻点现场 责任与使命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浦东新区国资委向各企事业单位发出了《关于选派机场转运境外输入人员的通知》。上海建工房产事业一部东岸建工的干部群众迅速响应,把投身疫情防控志愿者活动作为践行初心和使命的试金石,全体员工积极报名,主动向领导请战,愿赴抗疫一线。 张云岚在驻点现场 3月18日,入党积极分子张云岚接到了浦东新区组织部、区防控办发出的参加浦东机场转运志愿者工作的通知,当时他的心情激动又紧张,能够得到组织的召唤,在一线锻炼成长,更坚定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的理想和信念。但家里女儿只有3岁,需要有人照顾。他只能把老婆和女儿送到丈母娘家。当有人问他:“现在疫情还是一级响应,是不是很危险?”他只是笑着说:“很多人奋战在防疫一线,我也想成为他们那样的逆行者。” 张云岚(中)与四位队员 6月13日,张云岚与东岸集团的另外4位同志一起赶赴浦东机场。出征前,他还有了一个头衔:第八轮机场转运志愿者领队。作为这支小分队的“领头羊”,他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汗水与笑容 在张云岚的带领下,这支转运小分队开始了二班倒轮流值守工作。每天早上6点他们集中出发,穿戴防护装备,前往浦东国际机场开启十几个小时的驻场工作,主要负责现场预检、信息登记及发车护送等工作。应对境外输入疫情,关键是要做好无缝衔接,形成闭环管理。每一名队员严格按照“三个确认”的原则迅速投入到工作中。期间,张云岚小分队接待了一个美国和一个德国航班,截至目前已有2人被确诊。大家从接收、隔离到送达,全过程一个不漏,真正实现了“闭环”,形成了一条“无缝衔接”的转运链、生命链。 张云岚在驻点工作 6月13日是第一天上班,37℃高温,那天旅客量也特别大,机场和公交车在不开空调的情况下,小分队连续作战14个小时后回到住处,当脱下防护服和口罩时,大家早已浑身湿透,全身乏力。和张云岚一起的搭档,因血压骤升,脸色惨白,但他还是坚持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当眺望着机场夜色中的流光逸彩时,他们无精打采的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这些“守门员”志愿者中的“兄弟档”,默默坚守,竭力守卫上海的东大门,守住了城市安全。 理解与信任 张云岚(左)耐心指导入境旅客填写相关信息 “您好,我们是浦东新区的工作人员,协助您办理回家手续,请问您的居住地是哪里……”面对旅客,张云岚和他的队员们首先会主动沟通,了解他们的居住地、打算采用哪种交通方式离开、要求他们填写《重点国家入境人员登记表》等,再按照接待流程,由专人、专车保证旅客从出机场到进家门口能够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 张云岚协助旅客搬运行李 很多旅客由于对政策不了解,都有些负面情绪。张云岚坦言,面对旅客的各种负面情绪,驻点工作人员会“照单全收”,尝试在交流中打开心扉,在相处中互相理解,最终把他们安全地送到指定隔离点。“将心比心,我能理解他们,好多旅客为了买到机票折腾了好几个月,转了好几次机,历经千辛万苦才回到国内,真的不容易!”听着旅客们的诉苦,张云岚总是面带微笑,主动给他们提供点心、茶水以及各种防护用品;遇到老年旅客不会用手机,他就主动协助老人填报信息;看到旅客行李多时,他就主动搭把手,拉近了与旅客间的距离,建立了信任。 张云岚(中)带领的小分队圆满完成任务 如今,张云岚带领的这支小分队已完成为期半个月的机场转运志愿者工作。又有更多的建工青年已做好准备,随时加入到机场转运志愿者队伍中去。建工为他们感到自豪,也为他们的茁壮成长而欣慰。 |